她是“云藥”科研人、是全國勞模、是全國人大代表,她忙碌的身影或扎根在實驗室、農田,或奔走在調研路上。20余年來,黃春球從沒離開過植物藥研發(fā)一線,她用一項又一項的成果頂起了云南植物藥業(yè)的“半邊天”,用行動回應著人民群眾對健康的期盼。
成功的背后是艱難的探索和辛勤的付出。
白及人工種植技術一度是世界性難題。早在2007年,黃春球作為國內首批開展國家珍稀瀕危植物白及人工種植研究者,帶領團隊與高校及科研院所展開了深入合作。“星期一到星期五我在公司上班,星期六星期天我就上山,風里來雨里去?!遍L時間高強度的工作讓黃春球幾次累倒,但她從未退卻。
然而,辛勞并沒有換來期盼已久的結果。由于噴藥除草操作不當,十畝白及幾乎全部燒死,“當天晚上是嘩啦嘩啦的哭了一晚上?!钡珮酚^的黃春球選擇了堅持,這一堅持就是十年。
最終,她們打破了無法利用白及種子進行人工繁育的紀錄,為云南白及繁育和種植探索出了一條路,同時,也為珍稀瀕危中藥材研究和保護提供了有益的參考,對中藥資源可持續(xù)利用具有重要意義。
堅持,是黃春球科研人生的關鍵詞。
2000年,大學畢業(yè)的黃春球進入了云南植物藥廠。這是一家剛破產重組的小企業(yè),最初只有4個人的科研團隊,1臺電腦、1組實驗桌、2臺旋轉蒸發(fā)儀。企業(yè)低谷期,技術中心僅剩兩人,但她依然選擇堅持。這份堅持最終為黃春球和云植藥業(yè)帶來了回報。
黃春球帶領團隊抓住云南省打造生物醫(yī)藥大健康產業(yè)的機遇,堅持開放創(chuàng)新,積極承擔政府立項及企業(yè)研發(fā)項目,結出累累碩果。其中,“血塞通分散片”已累計銷售超過40億片,成為我國心腦血管病患者最愛的明星產品之一;“黃藤素分散片”作為天然植物抗菌素速釋制劑,受到廣大婦科炎癥患者的青睞。她們對事業(yè)的堅持,讓“植物王國”的豐富資源更好造福民生,她們用心、用品質擦亮了“云藥”金字招牌。
矢志創(chuàng)新,攻堅克難。二十多年來,黃春球先后獲得國家授權發(fā)明專利13項,云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、三等獎2項,昆明市專利一等獎1項、二等獎2項。
今天,黃春球扛起了更多社會責任,但她仍在科研之路上堅持著。回到實驗室,她依然帶領著技術團隊迎難而上,圍繞產業(yè)遇到“卡脖子”的產品、技術、學術發(fā)展難題奮戰(zhàn),努力為云南省生物醫(yī)藥大健康產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作出更大貢獻。